
HP 2530 交换机系列包括四个可全面管理的第 2 层边缘交换机,为业务网络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、可靠的和安全的连接性。
功能
服务质量 (QoS)
- 流量优先级 (IEEE 802.1p): 可实时将流量分为 8 个优先级,映射到 2 个或 4 个队列; 使用加权赤字轮循 (WDRR) 或严格优先级 (SP)
- 简化 QoS 配置: 基于端口: 指定一个端口和优先级,对流量进行排序。 基于 VLAN: 指定一个 VLAN 和优先级,对流量进行排序。
- 服务等级 (CoS): 根据 IP 地址、IP 服务类型 (ToS)、第 3 层协议、TCP/UDP 端口号、源端口和 DiffServ,设置 IEEE 802.1p 优先级标记
- 限速: 设置每个端口入口对于所有传入的流量、广播、组播或未知目的地流量的强制最大值限制
- 第 4 层优先级: 可根据 TCP/UDP 端口号划分优先级
管理
- 管理界面选择: Web 图形用户界面 (GUI): 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允许通过任意 Web 浏览器配置交换机。 命令行界面 (CLI): 通过一种可靠的 CLI 可提供高级配置和诊断。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(SNMPv1/v2c/v3): 允许通过多种第三方网络管理应用程序,对交换机进行管理。
- 虚拟堆栈: 单个 IP 地址可管理 16 台交换机
- sFlow (RFC 3176): 通过具有三个终端加密接收器的 SNMP 和 CLI 来进行线速度流量统计和监控
- IEEE 802.1AB 链路层发现协议 (LLDP): 自动设备发现协议,便于网络管理应用映射
- 记录: 通过SNMP(v2c 和 v3 ) 及系统日志,记录本地和远程事件 提供日志遏制和日志过滤功能,以减少生成的日志事件数量
连接性
- IPv6: IPv6 主机: 允许在 IPv6 网络边缘管理和部署交换机。 双堆栈 (IPv4/IPv6): 支持这两种协议的连接; 提供从 IPv4 到 IPv6 的过渡机制。 MLD 侦听: 将 IPv6 组播流量转发到合适的接口; 防止 IPv6 组播流量泛滥网络。
- IEEE 802.3af PoE: 每端口可提供 15.4 瓦的电源,以便为 IP 电话、无线接入点、监控摄像头等符合 IEEE 802.3af 标准的 PoE 设备供电
- IEEE 802.3at PoE+: 每端口可提供 30 瓦电源,以便为视频 IP 电话、IEEE 802.11n 无线接入点,以及先进的平移/缩放/倾斜监控摄像头等符合 IEEE 802.3 标准的 PoE/PoE+ 设备供电(参见可用的总 PoE 电源的产品规格)
- 自动 MDIX: 自动适应所有端口上的直连或交叉电缆
- 准标准 PoE 支持: 检测并为 PoE 准标准设备供电; 欲了解有关产品常见问答中所支持的设备列表,请访问:www.hp.com/networking/support
第 2 层交换
- VLAN: 支持 512 个 VLAN 和 4,094 个 VLAN ID
- 巨型数据包支持: 支持高达 9220 个字节的帧,以提高海量数据的传输性能 在 8 和 24 端口快速以太网型号支持高达 2000 字节的帧,不需要任何配置。
- 16K MAC 地址表: 用于访问多个第 2 层设备
- GARP VLAN 注册协议: 允许 VLAN 的自动获悉及动态分配
技术规格
端口
|
24 个 RJ-45 自动检测 10/100/1000 PoE+ 端口(IEEE 802.3 Type 10BASE-T、IEEE 802.3u Type 100BASE-TX、IEEE 802.3ab Type 1000BASE-T、IEEE 802.3at PoE+),介质类型: 自动 MDIX,双工: 10BASE-T/100BASE-TX: 半双工或全双工; 1000BASE-T: 仅全双工; 4 个固定千兆以太网 SFP 端口; 1 个两用(RJ-45 或 USB 迷你 B 型)串行控制台端口
|
安装
|
安装在一个标准 EIA 19 英寸 Telco 机架或设备机柜中(可使用机架安装套件); 限水平表面安装; 壁挂式安装
|
内存和处理器
|
处理器 : 800 MHz ARM9E,128 MB 闪存,数据包缓冲区大小: 1.5 MB 动态分配,128 MB DDR3 DIMM
|
延迟时间
|
1000 Mb 延迟: 小于 2.3 微秒(LIFO 64 字节数据包)
|
吞吐率
|
41.6 mpps
|
管理特性
|
IMC — 智能管理中心; 命令行界面; Web 浏览器; 配置菜单; 带外管理(串行 RS-232C 或 MicroUSB); IEEE 802.3 以太网 MIB; 中继器 MIB; 以太网接口 MIB
|
交换容量
|
56 Gbps
| 连接和通信
通用协议
|
IEEE 802.1D MAC 网桥; IEEE 802.1p 优先级; IEEE 802.1Q VLAN; IEEE 802.1s 多生成树; IEEE 802.1w 生成树快速重配置; IEEE 802.3 Type 10BASE-T; IEEE 802.3ab 1000BASE-T; IEEE 802.3ad 链路汇聚控制协议 (LACP); IEEE 802.3af PoE; IEEE 802.3at PoE+; IEEE 802.3az 高能效以太网; IEEE 802.3x 流控制; RFC 768 UDP; RFC 783 TFTP 协议(修订版 2); RFC 792 ICMP; RFC 793 TCP; RFC 826 ARP; RFC 854 TELNET; RFC 868 时间协议; RFC 951 BOOTP; RFC 1350 TFTP 协议(修订版 2); RFC 1542 BOOTP 扩展; RFC 2030 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(SNTP) ;v4 RFC 2131 DHCP
|
网络管理
|
IEEE 802.1AB 链路层发现协议 (LLDP); RFC 109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(SNMP); RFC 2819 四组 RMON: 1(统计信息)、2(历史记录)、3(警报)和 9(事件); ANSI/TIA-1057 LLDP 介质终端发现 (LLDP-MED); SNMPv1/v2c/v3
| 电源与运行要求
功耗
|
247 瓦(最大)
|
输入电压
|
100 至 127 伏交流电/200 至 240 伏交流电
|
输入工作电流
|
3.2/1.6 安
|
输入频率
|
50/60 赫兹
|
安全
|
UL 60950-1;CAN/CSA 22.2 编号 60950-1;EN 60825;IEC 60950-1;EN 60950-1
|
电磁兼容性
|
FCC A 类; EN 55022/CISPR-22 A 类; VCCI A 类
|
工作温度范围
|
0 °C 到 45°C
|
工作湿度范围
|
40°C (104°F) 时 15% 至 95%(无凝结)
|
工作海拔
|
长达 3 千米
|
声压
|
压力: 43.9 dB
|
散热
|
135 BTU/小时(142.42 kJ/小时)
|
抗干扰性标准
|
EN 55024、CISPR 24;EN 55024、CISPR 24;IEC 61000-4-2;IEC 61000-4-3;IEC 61000-4-4;IEC 61000-4-5;IEC 61000-4-6;IEC 61000-4-8;IEC 61000-4-11;EN 61000-3-2、IEC 61000-3-2;EN 61000-3-3、IEC 61000-3-3
| 尺寸与重量
最低规格(宽 x 深 x 高)
|
44.3 x 33.02 x 4.45 厘米
|
重量
|
3.95 千克
| 包含的物品
保修
|
终身、提前更换、下一工作日、电话支持、软件发布 | |